主要功能:CU、Zn、Fe、Mn、Ni、B、Mo、Co、Pb、Cd、Ca、Mg、Hg、As、Se、Ba等测定
操作规程:
1.实验准备
打开通风→开启电脑→开主机电源→打开空气压缩机→打开软件
2.编辑分析方法
点击“工作表格”→点击“新建”→输入工作表格名称,并保持在D盘的“240FS测试数据”文件夹,点击“确定”→点击“添加方法”→在元素栏输入要测定元素符号,选中要测定的元素,点击“确定”→点击编辑方法→进入“类型与模式”界面中,“进样模式”选择“手动”,“仪器模式”选择“吸收”,点击“下一步”进入“测量”界面→“测量模式”选择“积分”,“测量时间”设定为“5s”,“读数延迟”设定为“3s”,“读数次数”“标样”和“样品”均设定为“3”,点击“下一步”,进入“光学参数”界面→在“扣背景”,点击下拉单选择“扣背景开”,点击“下一步”直到进入“标样”界面→在“浓度”栏输入标样系列的浓度,点击“下一步”,进入“校正”界面→选择曲线拟合法为“新合理”,点击“确定”。至此分析方法编辑完成。
3.编辑样品信息
点击“标签”,进行样品信息的编辑→点击样品标签处,使变成蓝色后,输入样品名称
4.优化空心阴极灯信号
点击“分析”,进入分析检测界面→点击“优化”,会弹出“优化”对话框,点击“确定”,1~2min后,空心阴极灯和氘灯被点亮,通过旋转空心阴极灯底座背后的两个黑色旋钮,使空心阴极灯的能量达到最大,观察“灯信号”指示条,同时调节灯座后的一个调节钮,使信号增大,如信号下降,则反方向调节之,直至信号最大。(如灯信号超出指示条框,按‘自动增益’按钮,此时“增益”数字变小)。如此,直到信号不能再调大。按同样方法调节灯座的另一个调节钮,直到信号不能再调大。点击“确定”,回到“优化”对话框,点击“取消”。
5.选择样品
点击“选择”,出现一支笔,在样品表中选择要测定的样品,再单击选择框,退出选择功能。
6.打开乙炔钢瓶
7.检测
将进样管放到装有标准空白溶液的试剂瓶中,点击“开始”,进入程序的自动运行,根据软件的提示,把进样管放到不同的试剂瓶中吸取对应的溶液。(注意:一定要先把进样管放到试剂瓶中确定吸到溶液,再点击测定键)
8.打印原始数据
点击“选择”,出现一支笔,选择“标记符”,选择需要打印的样品,点击“报告”,打印报告
9.善后工作
分析工作结束后,仪器会自动熄火,点击“火焰实用工具”,进入界面后,点击“关闭元素灯”→关闭乙炔钢瓶,按“点火”键,把管道中残留的乙炔燃烧完→点击软件左上角的“文件”,出现下拉菜单,点击关闭文件,会弹出“是否将测定结果保持到表格”的对话框,点击“是”→点击主界面的“退出”键→关闭仪器主机电源→关闭空气压缩机
10.实验内容:
1.用浓度为0、0.1、0.2、0.5、1.0、2.0mg/L的标准系列制作校准工作曲线
2.以其中一个标准溶液为样品进行检测。
11.注意事项:
1.试验开始前,一定打开通风系统
2.分析工作结束后一定要马上关闭空心阴极灯
|